比特幣與眾多加密貨幣2023年面臨強烈下行壓力,市值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本篇文章深度分析價格下跌背後的原因、技術形態以及未來市場走勢。
比特幣與眾多加密貨幣2023年面臨強烈下行壓力,市值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本篇文章深度分析價格下跌背後的原因、技術形態以及未來市場走勢。
2023年對於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來說可謂困難重重,整體市值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已經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不少投資者對加密市場的未來充滿擔憂,尤其是在多方負面消息的重壓下,比特幣和主流替代幣(Altcoins)價格接連暴跌,市場情緒已降至前所未有的悲觀水準。
目前,比特幣(Bitcoin)的價格已經從年初最高點的109,300美元暴跌至82,000美元,跌幅驚人。而常見的替代幣如以太坊(Ethereum)、瑞波幣(XRP)及卡爾達諾(Cardano)更是表現糟糕。以下是主要加密貨幣的跌幅數據:
這場加密貨幣風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否有回升的契機?讓我們一起探討這次市值蒸發背後的深層原因與市場後續走勢。
内容目錄導覽
Toggle加密貨幣市場的暴跌主要歸因於金融市場恐懼情緒的高漲。據「加密貨幣恐懼與貪婪指數」顯示,市場情緒已降至極度恐懼區域,目前僅為19,數值表明大多數投資者對未來市場持悲觀態度。同樣的,CNN Money追踪的恐懼指數也降至20,顯示傳統金融市場的情緒緊張不亞於加密市場的壓力。
恐懼情緒的上漲主要來自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尤其是在美國方面,由於前總統唐納·川普的貿易政策,包括對多國施加的關稅,市場開始擔心這些政策可能成為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導火索。
儘管加密產業內部不乏好消息,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止了針對Uniswap、Kraken和Coinbase等公司的多項訴訟,進一步為市場帶來定心丸。然而,這些積極的進展卻未能有效抵消外部負面情緒的強烈影響。
此外,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計畫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和數字資產儲備池,並吸引了如Citadel、BlackRock(貝萊德)、Rumble以及特朗普媒體等多家大型機構投資者進軍比特幣市場。這些舉措無疑為加密市場的未來提供了潛在支撐力,但目前市場的恐懼情緒仍壓倒了這些正向消息。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加密貨幣市場的前景並不明朗,尤其是比特幣。當前,比特幣的價格已形成了一個典型的技術形態——「死亡交叉」(Death Cross),該形態出現在50天與200天移動平均線交叉的時刻,這往往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下行信號。
根據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死亡交叉發生在比特幣跌破89,000美元這一關鍵支撐位後,這個價位同時也是雙頂形態的頸線位置(頸線是技術分析中決定突破點或重回支撐的位置)。雙頂形態是技術分析中最具看跌意味的形態之一,暗示價格可能進一步走低。
目前比特幣可能下跌至的兩個關鍵目標價位分別為:
這兩個價位分別是去年3月的價格高點以及2021年11月的歷史價格高位。只有在觸及這些支撐位置並出現顯著反彈後,市場情緒才有望出現改變。
除加密貨幣市場本身外,股票市場的趨勢同樣深刻影響著比特幣以及整體加密市場。S&P 500 指數通常被認為是加密市場的一個可靠指標,因為兩者都屬於高風險投資資產,常常呈現正相關走勢。
目前,S&P 500指數面臨著潛在的死亡交叉風險,其50天加權移動平均線(WMA)與200天加權移動平均線的距離正在急速縮小。數據顯示,50天WMA目前位於5,900點,而200天WMA則為5,857點。若發生交叉,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市場可能進一步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S&P 500形成該信號是在2022年,指數隨後出現了23%的下跌。這再度加劇了加密貨幣市場參與者的憂慮,因為一旦標普指數進一步下跌,那麼加密市場的連鎖跌幅可能會更加明顯。
儘管整體市場情緒低迷,但即將到來的美聯儲利率決策很可能成為影響加密貨幣與金融市場走勢的關鍵事件。由於大多數投資者預計美聯儲採取更為鴿派的政策,即放慢加息步伐甚至開始降息,美國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已顯著下降。
如果FOMC會議釋放出市場期待的信號,那麼不僅比特幣,整個加密市場都有可能迎來一波強力反彈。有分析指出,有利的貨幣政策或將幫助比特幣重回85,000美元以上的關鍵支撐區,並引導市場重建信心。
綜合來看,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仍然充滿挑戰。價格下跌和市場恐懼情緒高漲固然讓投資者感到沮喪,但大環境中的政策導向、技術指標及大型機構的布局行為可能為市場帶來轉機。對於投資者來說,短期內需要繼續關注以下幾點:
此時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結合技術分析和基本面信息合理研判市場走勢。
總的來說,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雖然當前面臨多重挑戰,但在法定貨幣政策日益寬鬆的背景下,加密市場的長期潛力依然值得期待。